探索有效教学  促进专业成长

          ----沙城第六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纪实

 

      怀来县沙城第六小学,创建于1994年,是一所国办完全小学,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79人。专任教师77人,大专以上学历67人,中师、中专10人,学历达标率100%。小学高级教师64人,一级教师12人,未聘职称1人,能够全部胜任岗位工作。35岁以下28人,35岁—45岁37人,45岁以上12人,是全县较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市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希望之星2人、市骨干教师8人、县骨干教师11人。全校中青年教师中,40%属于经验型教师,60%属于成长型教师,急待培训以提高的专业化水平。为此2005年9月我校制定了“打造一个品牌,培养一批名师,创出一种特色,保证一流质量”的三年发展目标。三年来,学校坚持这一中心目标,把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作为提升学校质量的关键。为此由刘玉红校长负责,任建军主任主抓教师培训工作,先后参加教育部“十五”课题《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培训》和“十一五”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成长》实验校课题研究工作。

    三年来的教师培训,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摸索出一定的方法,《探索有效教学  促进专业成长》真实的反映我校教师培训及教师成长之路。我们主要从具体从三个环节入手:一、打造一流的教师团队,实现师德内化;二、搭设理论学习平台,实现专业引领;三、创设有效教研氛围,提升专业水平。   

    《探索有效教学  促进专业成长》这一成果主要以回顾我校三年来教师培训工作为主线,以平时教师培训活动资料、照片、录象资料为重点设计展示成果。展示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打造一流教师团队

   “以师为本”是学校推崇的一种教师管理理念,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年来,我校的师德建设,是以培养职业情感为切入口的。我们带领老师一起寻找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快乐,体会建立在他人需要基础上的幸福与欣慰,经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师个人生命质量同时提升的过程,从而领会并认可与学校荣辱与共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这是从根本上实现师德内化的捷径。我们曾进行“让教师职业快乐起来”的专题讲座;开展 “我奉献我快乐”职业演讲比赛;师德活动月面对国旗、面对学生庄严宣誓;组建教师乐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开展体艺活动;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日等举行全校教职工联欢;利用教职工活动日、职工生日感受集体大家庭温馨;以年级团队为单位,开展团队文化创建等等,让教师职业真正快乐起来,把师德建设具体化,情感化,帮助大家构建高质量的职业生活。大家奉献着,同时也快乐着。学校人员紧张,老师们普遍能做到小家服从大家,不轻易请假,更很少有无故迟到早退现象;工作之余,吴海东、丁红艳、杜宏曾坚持为患白血病的学生在家中无偿补课一年;邓春燕、张彦钧、秦晓燕等常年带病坚持工作,并成绩优异;罗金霞、封淑君、刘继英、丁红艳等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将教育教学工作做的有声有色;王鹏翔,这个因车祸导致的智障儿童每年在不同的班级都能享受到亲情般的呵护,身体竟有奇迹般的恢复……一个具有高尚职业情感的教师团队逐渐形成,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二、搭设理论学习平台

     1、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是教师成长的主要辅助手段,我校注重专题讲座的作用。近年来先后邀请了各级教育专家到我校作报告。张家口教育学院张树伟讲师“从心理学角度谈课堂艺术”、北大附小骨干教师李宁、李正辰的“课堂教学策略指导”、张家口教科所郭桂秋主任的“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与思考”,宣化双语学校任世华校长就“科研课题研究方法”专题进行了讲座。学校积极为教师创设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先后有13人次参加了国家级培训,有4人次参加了市级骨干教师培训,5人参加了县骨干教师培训,2人参加了全国个性化作文研讨会,4人参加了全国北师大版教材使用研讨会,1人参加了教育部教师素质项目课题会,1人参加了省普通话培训,4人参加了省学科教师培训,4人参加了县学前教育培训。在学校范围内安排了校长主讲的“让教师职业快乐起来”、“校本研修面对面”,三位主任主讲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操作方法”、“语文教学改革”、“有效教学”、“有效反思”、“主题教研”、“集体备课”等主题讲座。另外,每学期还安排本校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为大家做培训,徐清雨老师主讲的“网页制作”、“英特尔未来教育”系列专题讲座,杜宏、南建坤老师主讲的青年教师成长培训,封淑君、秦玉玲老师主讲的班级管理策略培训,张彦钧、吴海东老师家校关系培训等培训,此外还经常安排外出培训后的二次培训,如刘继英老师的“名师成功论”,罗金霞老师的“创新教育”、李俊杰老师的“多元智能在中国”,南建坤的“语文新理念”等在本校教师中影响良好,效果显著。

     2、师本学习

    我校的师本学习倡导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主要有自学书籍杂志和网络学习两种。

    自学书籍杂志主要以读书活动为手段。为了大大提高读书活动的效益,我校建立了长期机制促使读书活动制度化,营造浓烈的读书氛围。每年学校都为教师订购充足的教育教学书籍和杂志,教师本人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积极订购。我们充分利用全县读书试点校的优势,把学校的读书活动在教师队伍中广泛开展。每年5月份是我们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期间教师读书活动占三分之一。每学期初和假期开始,我们都根据计划向年轻教师推荐读书书目,并且布置读书要求,要求每个读书阶段都写出6000字的读书笔记,其中包括2000字的读书感悟,不定期的检查教师的学习笔记。为了促进年轻教师积极学习,我们充分利用学校读书展示平台,大量推广各位教师的读书学习心得、感悟,如校刊《书香》、校报、甚至周安排中均有刊载。

    网络学习。为了便于教师上网学习,学校为每个办公室安装了电脑和宽带网。要求教师及时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学习先进理念、经验,下载教学资源,并建立教师个人资源包,及时为自己充电。老师们把学到的可用资料分类添加到自己的文件夹,保存到自己的资源包内。教导处定期检查,对于高质量的资源包,在全校教师中推广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三、创设有效教研氛围

    1.优化备课过程,提高备课效益。

    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重要形式,我们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2007年,我们加强了备课环节的研究和改革。具体做法是:利用假期组织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针对一学期教学内容分单元集体讨论,进行教学设计,形成统一意见后,每单元由一人执笔完成教案,然后复印,每人一册,使用前重点进行二次修改,并做教后反思。这样改变了教师照搬照抄教案书的现象,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教案设计研究。2008年,鉴于教师专业水平的不同,导致了使用教案效果不同的现象。在原来基础上,我们再次强化了集体备课的环节,把每周五的备课时间定为集体备课时间,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将已完成好的下周教案,再次进行集体讨论并修改,实现同伴互助,保证教案使用的效果。

     2.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校本教研必须以人为本,使其成为教师内需,只有从解决问题入手,才会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找准“靶心”。每学期末学校采取各种形式搜集并整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此来规划确定新学期校本研修的目标内容,各教研组根据年级特点选择其中部分课题作为教研组主题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并体现在教研组工作计划中。

    科学的开展研究活动。通过一年的主题教研活动,我们摸索总结出其基本程序: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例展示—交流研讨—行为跟进。

    研究成果推广。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至少有三项主题研究成果,为把成果推广到全校,学期末我们开展一次主题教研成果交流会,并把成果汇集成册,以使后期继续推广。

     3.形式多样的讲、评课活动 , 在共享经验中成长。

    同伴互助是研修的标志和灵魂,在研修活动中,我们在不断反思的同时,也不断地开放自我,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专业切磋、协调合作、经验共享。

    相互对话 我们为教师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让大家积极主动地交流自己拥有的信息,组织“先进理念我来讲”,交流自己学来的经验;每学期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一次“精彩课堂巡回讲”活动和“个性化课堂研讨”同课题研究活动,这样的活动为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搭建了一个互学互评的平台,每节课后办公室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点评甚至指导,场面很是热闹。

    同事协作 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学校聚焦课堂,建立了三个层面的课堂教学研究机制。分别由骨干教师上“引领课”重在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听后能给人以启示;青年教师上“创新课”重在体现教学基本功和创新能力;中年教师上“汇报课”重在教育技术的更新运用和教法的探索研究改变。例如:我们共同准备每一次的片、县、市评优课时,组成精英备课组后,采取是作课教师谈思路→大家提意见→作课教师再上课、大家听课→评课、修改→......直到满意,讲课教师在磨课中得到了提高,大家在协作互助中加快了成长的步伐,研修使我们在团结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协作中不断发展专业水平,也使我们的业务素质在互助中不断提升。去年三位教师分别参加县评优课,均获第一名。

    4、临床指导,远离教学误区。

    在校本研修中,临床指导是指请专家亲临教育教学现场帮助解决问题,给予指导,实现专业引领。主要环节是“听—诊—改”。我们曾多次请各级教育专家来我校就课堂教学和教师行为给予现场诊断与指导,效果显著。今年曾先后请到河北省教科所王严怀主任、张家口市教科所郭桂秋主任、张素先老师、怀来县教研室各科教研员到我校,听中、青年教师的研究课,课后就实际问题给予评价、指导。这一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5、推进联谊校研修互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近两年,我们分别与宣化双语学校、张家口宝善小学、怀来县东八里中心校、沙城片各小学组成了校本研修联谊校,每学期组织联谊校校本研修互动活动至少两次,形式有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新课程新课标教育理念演讲、专题讲座等等,为校际间教师交流沟通提供了互动平台,同时也提升了我校的校本研修水平。

     6.配合县教研室送教下乡活动。

    教研室为给乡村学校不断输送新鲜理念,每学期安排部分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我校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先后有市骨干教师任建军、刘佳、李俊杰和县骨干教师王俊丽、孙鹏、杜红多次送课到偏远学校。多次的送教下乡活动,给这些骨干教师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加速了其专业化成长。现在刘佳老师被借调到县教研室成为语文教研员,李俊杰、王俊丽、杜红三位老师已被聘为县兼职教研员,孙鹏老师正准备参加市语文优质课评比。

    7.树立品牌意识,鼓励教师出众、超群。

    注重骨干教师队伍的引领和培养,创设了教师脱颖而出的环境,帮助一批教师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和特色。骨干教师在学校队伍建设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并积极为教师做各类培训。一年来,骨干教师分别作了“名师成功论”、“青年教师成长”、“创新教育”等十多种专题的讲座,其中刘继英、杜宏、李俊杰、孙鹏老师还为东八里联谊校做了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观摩。

     8.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比赛。

     为提高教师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专业化成长,学校积极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创设参加比赛的机会,让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在备战、参赛过程中日趋成熟,如鼓励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教案、课件、论文、教具、基本功等比赛。“要做就做好”,这是六小教师的做事原则,所以参赛前的虚心准备就成了锻炼提高的好时机,在领导亲自辅导、同事相互帮助下,参赛选手屡次获奖,李俊杰老师参加市、省科学评优课均获第一名,蒋海英、杜宏、邓春燕、孙鹏参加县评优课均获第一名,徐清雨课件参加市评比获一等奖,郭红霞教具获市二等奖,刘继英、封淑君等教师论文获国家奖励。王志海、薛颖利参加市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丁红艳、罗金霞等老师参加市整合课评优获一等奖,目前又有秦玉玲等四位教师正在积极备战,准备参加市电子教案评优活动,他们信心百倍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年来,以上三个环节重复交替的落实,从不同角度为教师提供了学习提高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水平均有显著的提高,促使我校由县城一所普通小学变成县内龙头学校、市内知名学校。此项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工作经验在全县得以推广,校长就校本研修、教师教育专题分别在全县校长会、全县骨干教师培训会、宣化县校长培训班作了典型发言。学校被评为“张家口市校本培训示范基地”、“教育部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先进学校”。校长被评为教育部“十五”课题《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培训》项目先进个人,主任被评为张家口市教师教育先进个人。   

教师在成长,六小在成长。

作为六小人,我们深信,六小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